秋日野鸭图。
不是打鸟之人,不懂鸟的品种,所以就叫它野鸭吧。第一张是藏在莲花叶中的样子,被我发现后就游了出来,天生对人类和镜头以及快门声有警惕感,不过毕竟比较远,所以没有怎么太过反应,慢慢游走的样子很可爱。
秋日野鸭图。
不是打鸟之人,不懂鸟的品种,所以就叫它野鸭吧。第一张是藏在莲花叶中的样子,被我发现后就游了出来,天生对人类和镜头以及快门声有警惕感,不过毕竟比较远,所以没有怎么太过反应,慢慢游走的样子很可爱。
来说说摄影风格。
如果说绘画风格,那每个人的差距真的会很大——从最基础的颜料、绘制工具到绘制手法,无数种可能性决定了绘画风格,所以我们可以仅通过画面就知道是谁的作品。但是摄影受限于设备——量产化的相机和镜头,加上摄影独有的写实特性,相较于绘画,它可以体现个性的地方并不多,除掉极少部分人独有的镜头语言,最容易被普通摄影师们控制的就是后期。
在后期里,色彩最容易体现个性,因为每个人对色彩的理解和表现有稍许的差别,如果可以强化这种色彩表现则可以形成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比如我自己就比较偏向于使用中饱和度的蓝紫色来传递冷静的意境,有些摄影师喜欢使用低饱和度配合暗调来展示沉寂和神秘,还有很多摄影师爱用高饱和度和暖色调来表达自己的热情性格。这种色彩使用的偏好并不是使用各种什么“滤镜”和“预设”来实现的,那些预设好的东西其实和相机镜头本身一样,没有任何个性风格可言,只是为了让照片变得更加“舒服”或“好看”,好让你的作品淹没在一堆堆同类的照片里,说它是自己的也行,是别的摄影师的也不为过,甚至会出现“哎,那张照片好像是我照的吧,别是抄袭我的吧”的这种疑惑。
想要做到有自己的风格当然需要大量拍摄和后期,最关键的是知道自己的个性和长处,然后在不断后期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的色彩偏好,这种色彩偏好不是简单的拉滑块,而是为了精准控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色彩并有的放矢的——拉滑块(笑)。偶尔,跳出舒适圈大胆拉一下滑块会得到全新的体验,从而开发出自己的风格也说不准,但只是简单的拉,把其它交给运气,甚至只使用内置滤镜或者预设,这种是绝对无法形成个人风格的。
想要有自己的风格?不想让自己的照片被认为是别人的作品?那么只能慢慢来培养,一蹴而就不是艺术的精神,快不得,快不得。
10天了才来更新一次,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
这次依旧是秋景,冬季的两场雪算是给我完全彻底的错过,恐怕再来就是梅花了(苦笑),希望这次不会再错过。
在本市,找一片完美纯净又有美丽秋色的水面并不容易,所以发现一个地方就到处寻找机会,也算是满足了我的倒影创作的欲望。毕竟2022年用一张倒映的秋色获了某个摄影奖的二等奖,然后还被拿到日本去展出。但是回头看来,那张其实不如今年的完美,但是获奖这东西就和中奖一样,你最觉得可能中奖的那串号码一般都不会中,随机产生的反而中了……(当然,是说在正常、公正的情况下)。
再来说这幅作品,放大看它的细节后就会注意到水波纹产生的折射其实很迷人,至少让我可以目不转睛的看很久。加上因为空气干净、阳光灿烂,经典的红橙黄配上蓝色天空背景,真是一幅完美的水映秋色。当然,后期依旧起了很大的作用,让我可以将色彩分离并加强,以强调秋日之感。
说到后期就想到了风格,这个我下一篇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