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人格的语言系统

这个全球性灾难到现在都还没有过去,国外的风景摄影师们也都在家憋得慌,不过他们还有自己的优势——有花园。像我这种人是决计买不起房子的别说还带个花园了,我以后可能会住在某个废弃花园角落也说不定,几个纸箱一点报纸,能稍微遮风挡雨就算是完美人生了。也许,那样的日子也不错,真正的生死置之度外,每天只想着吃点就行。

一直都在写英文博客,偶尔也想写写母语的。

一个有趣的事情,我发现自己独自在外拍摄的时候是喜欢自言自语的,像是和别人对话一般(也许就是和我的里人格?)分析这个角度不好啦,那个光线太强啦,需要上滤镜啦等等,而且自言自语用的是——英语。不过身边只要有别人在,我就会和人家说中文,比如夫人在身边,我会跟她说光线太强需要滤镜,这里构图不行等等,但是没人的情况下就开始说英语了,也许我的里人格喜欢英语?这个情况从高中开始就有了,高中时独自骑自行车回家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那个时候也是说的英语,我当时把这个情况归结为学英语的需要,毕竟要面对高考,现在看根本不是这样。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按照道理说是进入右脑模式,此时不应该有左脑的语言系统介入,因为这会很容易导致退出感性的右脑模式进入理性,不过我在创作时一边在用右脑进行色彩构图光线等感性的认知,一边在用左脑将右脑的感性认知和判断用不属于自己母语的语言翻译出来,这运算量很大,加重了身体的负担,应该是我容易疲劳的原因吧。

嗯,我这种怪人是不是应该被送到某地下实验室里面被解剖分析?(最近NF剧集看多了……)

(题外话:最近Netflix港区在封锁土耳其地区注册的NF账号,我的也是土区注册的,所以没有办法看港区了,但是其它地区没有出现这个情况,毕竟港区心想,你们都是在土耳其花钱却跑到我港区这边取货,我们虽说是一家,但是收入是单独核算的,中国人又多,带宽资源真耗不起,封!)

一堆

前两天看了一篇摄影师写的文章,大意就是反驳许多人有了高品质摄影能力的手机以后就看轻”摄影“的这种想法。

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有这些想法的人清醒一点:“如果觉得已经看到了摄影世界的尽头,那是因为自己站得不够高“。这是说得比较文雅一点的,不客气一点就是”不要做井底之蛙“。

摄影作为九大艺术门类之一,我无法想象会有人因为手机能力强而看轻摄影。不过仔细思考了下,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看得更高更远吧,毕竟国内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是在微信里面,而那堵防火墙又隔绝了几乎所有的国外优质内容,双重封闭下,能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井里的人也真的不多。

无知者无畏,故可以轻视艺术。

(题外话,看到有许多人现在穿着汉服逛街,太太说,这些人胸无点墨以为穿着汉服就有文化了。我说,他们无知无识,历史上哪有汉服,朝代不同服饰不同,就是在宋朝一个朝代,前后流行服饰都有很大变化。好想冲着他们喊:你们穿的其实是戏服!这,都是国产电视剧害的。)

(再来题外话,经常看国外历史剧的人应该会意识到这一点:但凡出现街景和下层人生活的镜头,光线都很暗淡,街道是泥泞肮脏的,人的穿着也是肮脏破烂。国内历史剧里,阳光灿烂明亮,色彩丰富,街道都是砖的,干净的,穷人穿的虽然是黯淡粗布麻衣,但也是整洁的。也许有人说,没错,以前就是有钱啊,比如宋朝。嗯,那是影视城的宋朝,不是历史上的宋朝。国内剧太喜欢美化,这点和拍照一样,中国人的自拍——美到亲妈都不认识。)

Pastel Spring

At last, this spring’s plum blossoms works are here. I named it Pastel Spring.

I promised to give you a group of special plum blossoms’ portrait - in pastel colors, you may not have seen the style before, it’s my original style.

Hope you like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