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3

我平时去拍摄的地方很难遇到别的摄影师,而且也基本没有参加过什么集体的拍摄活动,基本都是独自一人,所以并不了解别的摄影师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这次雪天在包河遇到了不少摄影师,他们的共同点也许了代表许多摄影师的行为特征。

最显著的是:他们步履匆匆,从一个地方到下一个地方,期间停留极短,站下就拍、拍完就走,不带一丝留恋。我甚至觉得,如果可以用延时的方式跟拍我当天的拍摄实况简直可以用“电影化”来描述——我慢慢的走着看着拍着,身边的摄影师们迅速拍过、闪过,这很王家卫。我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中国人现代性格中的“节奏快”的特点吗?迅速拍摄完毕回去出图然后上传,以接近直播的状况发布雪景照片获得大量的赞,以获赞为目的也许是当前摄影师们关注的重点。

 

屋檐与大树

屋檐与大树

还有一个特征是:交流。几人一起的摄影师们会在说,这里如何如何不错,那里怎么怎么不好,再多(少)一个什么什么就完美。我个人觉得这种交流无意义,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艺术偏好,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理解,同一个场景,你可能觉得很好,别人可能会觉得无价值。我在路上听见一个摄影师对另外一个人说,这里不行,没有景,去下一个地方,那里不错。被带领的那位摄影师显然碍着面子不好当面拒绝又舍不得离开,只能站在那里多呆了几秒,然后依依不舍的走了。

 

我刚从那里出来,深知这里只要仔细构图和等待就会有有趣的事情出现,可惜了那位依依不舍的摄影师,他应该独自留下。

我刚从那里出来,深知这里只要仔细构图和等待就会有有趣的事情出现,可惜了那位依依不舍的摄影师,他应该独自留下。

从理论上说,工作在拍摄模式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右脑模式,以感性、图形、色彩等为主导,而说话的时候则是左脑模式,以理性、逻辑为主导,因为人类长期处于左脑模式中而形成了一种惯性,在右脑模式下很容易被左脑干扰从而对创作造成影响。在拍摄的时候交流无异于强制退出右脑模式,且不说碍于面子的事情发生,即便是在“有景”的地方,也会因为左脑的干扰从而无法拍摄出很好的画面。所以在仅有的两三次集体拍摄活动中,最后我都是独自行动才拍摄到了不错的照片。

 

作为常见物之一,基本没有摄影师在这里停留,其实只要选择合适的构图,这里也挺不错。

作为常见物之一,基本没有摄影师在这里停留,其实只要选择合适的构图,这里也挺不错。

雪景照片就发到这里,其余的我会陆续发在Tumblr博客上,不得不承认,包河这种被拍烂了的地方好有挑战性。